|
|
学习材料:你会进行教学反思吗? |
热 |
|
学习材料:你会进行教学反思吗? |
[
作者:佚名 转贴自:http://kqz.xj.cninfo.net 点击数:51 更新时间:2005-3-10 文章录入: 邱美春
] |
写教学反思(或后记)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。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,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,总会有些成败和得失,抑或一些自己的感触,如果能及时地记下疏漏之处,写下一孔一得之见,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,作为今后完善教案、改进教学、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,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定能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。如何使教学后记发挥其独到的作用?研讨几点做法和体会。 一.几点做法 1.总结“精彩”之处,发扬长处 作为教师,每上一节课总有自己最满意的地方,这就是“精彩”之处。诸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、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;课堂教学中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;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之处;某些思想教育渗透的巧妙之举;备课中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爆发出的灵感之花;针对学生课上学习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,实施“二次备课”调整教案的内容,……这一切都可以作为教学后记的素材。 2.查找“病因”、“病例”,探索矫正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,也难免有疏漏、失误之处,有不尽人意的地方。有时教材内容处理不妥,有时教学方法选择不佳,有时师生活动不协调,有时教学效果不良,如果不及时查漏,就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。但在每堂课后都能仔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,多积累“病因”、“病例”,同时对症下药地寻找“疗法”,就会收到“吃一堑、长一智”的效果。 3.采撷学生“创新的火花”,教学相长 学生的学习过程,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。在课堂教学中,有时学生会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有创意的问题,迸发出“创新的火花”,给课堂增添异彩;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,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。这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,对他们无疑是一种赞赏和肯定。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。同时,对教师来说,也无疑是教学相长的有利时机。这些难得可贵的见解将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,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,提高教学水平,因此,可以把它们记下来,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。 二.几点体会 为了把教学后记坚持下来,不使它变成一种形式、一种负担,应注意以下几点: 1.重在及时。在时间上要做到及时,抓住转瞬即逝的感受,赶紧把它记下来。 2.善于总结。要养成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“反刍”的习惯,敢于正视现实,勇于发现问题、剖析问题,善于总结,并把教学感受提炼记于教案后面。 3.就事论事。在内容上要做到宜小不宜大,宜实不宜虚。可以分点陈述,点点滴滴;也可以一事一议,分析一个现象,解决一个问题。 4.勤于查阅。要经常翻阅写好的教学后记,从“点点滴滴的小收获”中悟出教育理论的“大道理”,并查阅有关方面的教育理论书籍,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,形成“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”的螺旋上升的过程。 5.贵在坚持。写教学后记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,不能一曝十寒,只有做到“节节思、天天记”,才能真正“集腋成裘、聚沙成塔”。 “旦旦而为之,终日成骐骥”。作名教学的有心人,为提高教学质量,赶快行动起来,认真写好教学后记,试试吧! |
|
|
【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